近年来,版权问题愈发重视——这种现象,也可以从近期热播综艺《我是唱作人2》《青春有你2》《创造营》中反映出来。
无独有偶,这些热播综艺中,经常出现的一个词,即是“版权”。
“版权”是怎么反映出来的呢?
我们可以看见,各种综艺在没有版权的情况下,不能随意唱他人的歌曲,甚至在各种APP上听音乐也可能因为没有版权而听不到原版。
显而易见,音乐节的版权意识在不断加强。
个中的原因是什么?
是平台自我赚钱?
还是音乐人自我版权意识增强?
下述镜头,可能让人觉得意外:
镜头一:
《青春有你2》节目中,选手表演的《恋爱循环》现在已经变成“静音”播放,就是只能看见她们跳舞但是听不见她们唱歌,并且在画面的右侧写到:“与版权方沟通,版本替换中”。
镜头二:
综艺《向往的生活》中,周笔畅演唱《最美的期待》时旁边有个旁白标注:“因词曲作者和原创未同意,歌曲内容无法正常播放”。
镜头三:
综艺《我是唱作人2》中,张艺兴与周延的互动中经常会有歌曲的演唱,但是唱到一半经常回想起版权问题,而进行即兴演唱。周延也经过霍尊的同意才去选择要改编《大花轿》。
……
种种情况,不一而足。
我们不容否认的是,在这个时代,大家对是否侵犯版权更加重视。
因为网络信息时代的发达,很多假冒,模仿能在网络面前发酵,甚至会因为双方利益纠纷而争吵。
我国在《著作权法》都设定了相应的权利,改编,翻唱,发行等等都需要得到权利人的授权。也正因为有了法律的依靠,各位制作人更加注重自己言行是否侵权,构成对他人利益受到伤害。
我们可以直观地发现,现在很多平台在听取歌手的歌曲时需要出一定的费用才能够听。在前几年听歌免费的前提下,如今却要出几块钱购买版权。很多人会为此感到反感。
那么,为什么在音乐界的版权意识越来越强烈呢?
具体原因,归结起来,无非主要有以下几点:
其一,华语乐坛音乐人需要生存,也需要前进。收取一定费用是为了让自己生活有收入来源。
其二,在以前中国版权环境还没有得到明确的整治,但是现在随着版权环境的变好,各大音乐平台也都开始积极布局,网易云,腾讯音乐,QQ音乐这类平台也相继推出了一系列版权行为。这也让我们慢慢意识到了原来音乐也是有版权的。
其三,总体来说音乐界整个大环境行业整体良好,推出版权购买,让平台盈利同时也带动了音乐人自己的发展。因为版权意识的加重让更多音乐人有了机会。
其实,这种情况在影视界也是常有的。
版权的保护,确实让我们看到了诸多不寻常之处。、
毫无疑问,这提醒着我们:我们要提倡继承传统,推陈出新,但是,我们要在尊重原创的作品下进行不学习,而不是直接翻唱。
因此,艺术的创作是以不伤害别人的知识产权为前提的,这也应该是一个基础性的原则。
相信,当我们的创新意识与版权意识同行之时,艺术才能实现真正的进步。
(本文作者:金嘉媛 宁波著名律师胡行华知识产权法课程2020级学员)